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在财经与旅游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的特色与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学校开设了多个与财经和旅游相关的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景区服务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珠宝鉴定与营销等,每个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和就业方向。其中,会计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自1984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培养财会人才的“黄埔军校”,并多次被评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学校还新增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专业,以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
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会计类专业与绍兴市东方税务师事务所合作,旅游类专业与东方山水风情园、鑫洲旅业合作,园林专业与上海中环公司合作。通过“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提升实操能力。学校还建设了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95.3%,并聘请了多名专业技术专家和技师兼职教学。学校还注重教学创新,例如在会计专业中引入“业财融合”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铺垫“跨界”之路。学校还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试点,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标准。
学生素质与就业保障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德育课程,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在第二届全国文化主题宴席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方向广泛,涵盖财务、金融、商贸、旅游管理等领域。
校园设施与环境
学校位于鉴湖旅游度假区,占地约160亩,总投资近3.5亿元,建筑面积约73256平方米,可满足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的办学需求。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通过“沉浸式”校村合作,学校教师团队参与了棠棣村的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并设计了新型太阳能路灯专利产品。学校还通过“私人定制”培养模式,为高端企业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在财经与旅游教育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包括专业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全面的学生素质培养、现代化的校园设施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这些优势使得学校成为培养财经与旅游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会计专业的“业财融合”理念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根据现有资料,绍兴财经旅游学校会计专业的“业财融合”理念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跨界融合教学模式: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会计学科的教师王钰雯通过“会计+”的跨界融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模式不仅限于会计学科内部,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结合,如会计与语文、会计与计算机等。通过将会计与语文结合,帮助学生克服财务分析写作的难题,提升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将会计与计算机结合,适应信息技术和编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在《业财会计》课程中,学校强调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业财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业务财务工作的基本业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业财融合的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模拟企业环境的实训:
学校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这种实训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还通过分组对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发现信息不对称和流程不协同的问题,为后续的融合工作奠定基础。
案例分析与实践:
学校注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提升学生的业财融合操作技能。通过分析成功案例,学生可以了解业财融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并经验教训。这种案例分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业财融合的实施路径和关键要素,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管理理念与文化:
业财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融合,更是一种管理文化或理念。学校强调企业管理层应树立业财融合理念,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将业财融合理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一层级和每一领域。这种理念的推广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通过跨界融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模拟企业环境的实训、案例分析与实践以及管理理念的推广,具体实施了会计专业的“业财融合”理念。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在“私人定制”培养模式中,如何根据高端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在“私人定制”培养模式中,根据高端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美丽员工私人定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共同构建了“美丽员工私人定制”的培养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形象特色、职业素质、个性特征和职业潜质等多元智能情况,为每个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从而确定实习实训岗位和技能培养方向。
因材施教,量身定制:
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职业潜质,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和指导。性格外向的实习生会被安排任务驱动型的师傅,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性格内向的实习生则会被安排态度温和、有耐心的老员工作为师傅。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挥最大潜力。
丰富的专业课程包和自选课程体系: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专业课程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这种“自助式选课”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校企合作,精准输送人才:
学校与高端企业如绍兴金沙·东方山水、咸亨酒店等合作,根据企业特色和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私人定制”。学校不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还强调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将企业视为家的理念。学校与425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精准输送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
动态更新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产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动态更新课程体系,确保培养方案符合柯桥区高端纺织、时尚创意、现代旅游等五大千亿产业的发展需求。这为实现“绍兴制造”向“绍兴智造”转型升级提供了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训、企业冠名班、产教发展联盟等多种合作模式,实现校内实训“工厂化”、校外工厂“课堂化”、工学结合“常态化”。这些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礼仪操等举措,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还通过参与社会培训和企业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具体项目或案例有哪些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方面参与了多个具体项目和案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
助力棠棣村美丽乡村建设: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组织园林专业骨干教师成立先锋队,担当了棠棣村的“美丽顾问”,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为村民提供苗木扦插、迁移、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培训。
学校还成立了刘建明大师工作室,通过技术传递、创业指导等多方面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校企合作与社会培训:
学校与浙江省中职教育刘建明大师工作室等企业合作,建立长效共赢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如与绍兴蒲公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飞跃计划”,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东西教育协作项目: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与四川峨眉边彝族自治县职业高中开展东西教育协作项目,通过教学计划、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两校的交流和发展。
学校还积极对接当地产业,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创业孵化基地:
学校成立了多个创业孵化基地,如CJ会计事务代理室、CJ旅游事务代理室、CJ休闲室、CJ生活馆和“财鑫旅业”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还通过与企业合作,承担了培训任务。
校园心理剧比赛:
学校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比赛,这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专业特色与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如园林技术专业的“塔式”模型和国际商务专业的“453N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长效共赢人才。
学校还建设了多个高水平专业项目,如园林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并积极申报提质培优项目。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学校通过“沉浸式”校村合作,利用专业优势和技术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现代农业类专业教师团队参与棠棣村的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管理及花卉布置,并设计了“最美乡道”兰泽路和村口地标性景观“三羊开泰”。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包括哪些企业,合作内容是什么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涵盖了多个企业,合作内容丰富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学徒制合作单位:
东方山水旅游度假区
浙江鑫洲旅业有限公司
绍兴用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绍兴饭店
绍兴建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上海中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合作:
绍兴蒲公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供阿里巴巴诚信通运营服务、人才孵化、跨境电商等服务。
绍兴果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外贸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成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互联网服务公司。
校外实训基地:
绍兴金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华绿建设有限公司
绍兴市百花园艺有限公司(被评为柯桥区职业学校校外实训标杆基地)
绍兴会稽山阳明酒店有限公司
绍兴市柯桥区富丽华大酒店有限公司
绍兴百绿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通达税务师事务所所有有限公司(被评为柯桥区职业学校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牵头成立了绍兴市财贸职教集团,联合多所职业学校、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新举措。
园林技术专业合作:
与浙江省中职教育学会合作,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塔式”模型,创新实训教学模式。
其他合作形式:
通过专业特点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对接,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标准。
实现“校企一家,共育共赢”的理念,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现代学徒制培育目标。
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与e游小镇投资促进中心进行洽谈,探讨未来发展规划与人才优惠政策,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如何通过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和措施,利用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具体如下: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学校拥有3幢校内实训大楼和1个省级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场所配备了与区域龙头企业设备相当的先进设备,建立了会计、文秘、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旅游、园林、轨道交通等专业的数字化实训场所。
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绍兴蒲公英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真实项目运营的机会。
学校还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将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训基地设在绍兴的主要旅游景点,如大禹陵景区、香炉峰景区等,方便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和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基地扩展:
原先,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主要在校内进行,内容仅限于美工和客服。随着棠棣村数字兰花工厂的投入运营,学校将电商运营课程的实训搬到该工厂,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校企合作与“塔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理念,探索和学校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特色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构建“美丽员工私人定制”的培养目标,通过评价学生个体特征,进行分类教学,因人施教,量身定制。
学校还成立了“财智众创”双创实训基地,开设多门创新创业课程,拓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实习实训的规范化管理与反馈机制:
学校明确实习实训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参加实习和训练。严格执行实习实训规程,确保学生在规范的要求中掌握技能,执行工厂和学校间的零距离标准。
学校注重实习实训过程的管理,确保阶段性实训教学效率指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成绩,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实习实训效率。
多样化的实训内容与创新教育: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业财融合”教学,为学生铺垫“跨界”之路。会计专业与企业建立跨界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成立了“财智众创”双创实训基地,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