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与实施要点

admin

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通知详细介绍了今年的招生政策和管理措施,旨在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确保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下是对该通知的政策解读和实施要点的详细分析。

科学编制招生计划

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需综合考虑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教育普及目标和教育资源供给等因素,科学编制招生计划,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确保优质普通高中学位新增指标任务的落实。

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与实施要点

通过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可以更好地匹配教育资源与市场需求,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提前公布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应提前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市区高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统一公布。提前公布招生计划有助于考生和家长提前了解招生信息,做好升学规划,增加招生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属地招生管理

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同步招生,禁止跨区域“掐尖”招生。属地招生管理有助于平衡各区域的教育资源,防止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市区打通招生

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继续按相关规定实施市区打通招生,民办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原则上在市区范围招生。市区打通招生政策有助于促进市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流动性。

跨区招生资源调配

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区、县(市)可向市教育局申请统筹调配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安排跨区、县(市)招生计划。通过跨区招生资源调配,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区域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确保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民办普通高中统筹计划

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可经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向市教育局申请市内跨区、县(市)统筹招生计划,必要时可申请省内跨设区市招生计划。这一政策为民办普通高中提供了更多的招生灵活性,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

统一招生门类

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设置“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统招生”三类招生,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安排三类招生以外的任何招生。统一招生门类有助于规范招生流程,防止招生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录取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一律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在考试结束后进行。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有助于保证录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分配生比例

要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60%,并确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名额录取率不低于95%。

名额分配生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农村和薄弱学校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通知通过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坚持属地招生、合理统筹招生资源、严格规范招生门类和录取、落实名额分配生制度等措施,旨在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确保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还能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如下:

1. 明确招生门类和实施主体:

自主招生: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自主确定招生标准,主要包括特长招生和特色招生。自主招生由各区组织实施。

分配生招生:将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本行政区初中学校。分配生招生由各区组织实施。

统招生:面向市区统一填报志愿、统一组织录取的招生方式。统招生由市教育局牵头实施。

2. 统筹编制区域招生计划:

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考虑区域内学龄人口变化、高中段教育普及提升目标和教育资源供给等因素,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3. 坚持普通高中属地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同步招生,禁止跨区域“掐尖”招生。

4. 合理统筹高中招生资源:

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区、县(市)可向市教育局申请统筹调配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安排跨区、县(市)招生计划。

5. 严格规范招生门类和录取:

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设置“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统招生”三类招生,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安排三类招生以外的任何招生。

6. 落实名额分配生制度:

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比例不得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60%,并确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名额录取率不低于95%。

7. 通过市级平台统一招生:

各区、县(市)普通高中招生报名和录取结果一律基于“绍兴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统”操作和公布,禁止任何形式的线下招生、未经统筹的跨区域招生。

8. 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

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十个严禁”和市教育局的“八项严禁”招生纪律,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严肃查处招生违规违纪行为。

9. 招生录取顺序:

先以全市零批依次组织全市试点的普通高中体育重点特色项目招生录取、面向全市的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专业录取、绍兴护士学校的自主招生录取;再以市区提前批依次组织各区公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录取;再组织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和中职学校统筹招生录取;最后组织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剩余计划和中职学校统招后剩余计划及市外省内中职学校在绍招生的“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计划的双向选择招生录取。

10. 志愿填报:

考生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通过“绍兴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填报,填报时间一般为7月4日中午12时—5日下午5时。

绍兴地区的普通高中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学校:

越城区

1. 绍兴市第一中学

2. 绍兴市稽山中学

3. 绍兴市高级中学

4. 绍兴市越州中学

5. 绍兴市阳明中学

6. 龙山书院

7. 永和高级中学

8. 博雅学校

9. 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

柯桥区

1. 柯桥中学

2. 鲁迅中学

3. 鲁迅高级中学

4. 越崎中学

5. 鉴湖中学

6. 钱清中学

7. 豫才中学

8. 国杰高级中学

上虞区

1. 春晖中学

2. 上虞中学

3. 城南中学

4. 崧厦中学

5. 东关中学

6. 小越中学

7. 丰惠中学

8. 华维外国语学校

9. 金融街杭州湾学校

诸暨市

1. 诸暨中学

2.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3. 诸暨二高

4. 牌头中学

5. 学勉中学

6. 里浦中学

7. 草塔中学

8. 湄池中学

9. 综合高中

10. 越兴中学

11. 海亮学校

12. 荣怀学校

13. 天马学校

嵊州市

1. 嵊州一中

2. 嵊州二中

3. 爱德外国语学校

4. 嵊州中学

5. 黄泽中学

6. 崇仁中学

7. 长乐中学

8. 三界中学

新昌县

1. 新昌中学

2. 澄潭中学

3. 鼓山中学

4. 知新中学

2024年浙江绍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科目和分值调整

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含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6门科目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

省级统一命题: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5门科目实行省级统一命题,卷面总分值为620分。

科目分值变化:英语总分值120分(其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社会科目分值100分(2024年、2025年采用开卷方式,2026年起采取闭卷考试),体育与健康分值40分。

2.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具体由各区、县(市)教体局决定。

3. 自主招生政策

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中的特色招生应选择部分学科专门测试成绩作为录取前置要求,再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特长招生应依据学生的特长专门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的权重折合总成绩择优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可安排专门测试,可在市区统招生志愿填报前按本校招生简章规定的办法签约固化录取名单。

4. 分配生招生政策

分配生招生:分配生招生名额应以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分配生招生应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含体育中考成绩优惠加分)组织录取,不得将学业水平考试以外的任何考试或竞赛成绩与分配生招生录取直接或间接挂钩。

5. 统招生和中职学校统筹招生

志愿填报规定: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实行同平台、同步骤、一体化填报,只安排一个志愿批次,一次性划线录取。志愿一律采用“平行志愿”规则。

录取办法:根据考生志愿、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和学校(专业)计划,以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排序的录取规则,按各校(专业)计划的1:1投档录取。

6. 民办普通高中剩余计划和中职学校剩余计划的双向选择招生

双向选择招生: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剩余计划、中职学校统招后剩余计划及市外省内中职学校在绍招生的“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专业计划的双向选择招生,由招生学校通过“绍兴市高中招生管理系统”自主组织登记招生。

7. 体育重点特色项目招生

体育重点特色项目招生:全市试点的普通高中体育重点特色项目录取由各区、县(市)根据审定的招生简章组织录取。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匠德校招生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